
“趙班長,10千伏莊關線跨路水平拉線桿被撞了,影響交通,盡快過來看看吧!”11月3日5時,趙慶祥放下值班同事打來的電話,顧不上洗臉,直奔搶修現場。
安排人看護受損電桿、聯系帶電作業班及搶修物料、監護施工人員換桿……趙慶祥忙而不亂、鎮定指揮。忙到將近11時,等到新桿完全立好后才安心返回單位。
趙慶祥是國網邢臺供電公司橋東供配電中心搶修一班班長,像這樣的搶修任務,早已是家常便飯。
38年前,他參軍入伍,1999年轉業。22年來,趙慶祥日夜堅守搶修一線,參與搶修排險4萬余次、行程16萬公里,做到了檢修零差錯、安全零事故、服務零投訴。近年來,先后榮獲河北好人、中國好人、河北省道德模范等稱號,最近又獲評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
特巡保電工作中的趙慶祥(中)。 通訊員 孫連明攝
沖鋒在前,守護電網的“排頭兵”
“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壁w慶祥所在的供電搶修一班肩負著15.9萬余用戶的24小時供電搶修重任,轉業以來,他時刻以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把“釘子精神”發揚在電力搶修工作中。
為提高搶修速度,趙慶祥總是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記下線路編號等基本信息。轄區內的294條線路、上萬根電桿位置他都一清二楚,一旦出現故障,能夠迅速判斷出問題所在,同事們都稱他為“搶修活地圖”。
平日里奔走在大街小巷,處理電力搶修的小故障,面對急難險重的任務時,趙慶祥總是義無反顧,沖鋒在前,哪里有危難險情,哪里就有他戰斗的身影。
7月20日,得知河南省鄭州、焦作等地因強降雨電力設施受損、大面積停電后,趙慶祥主動請愿支援。
“下一個搶修地點距這兒有十幾里路,我們這就趕去,爭取早確定搶修方案,早送電!”7月26日12時許,正是飯點,在焦作市修武縣申國村搶修的趙慶祥沒來得及吃上一口飯,便和同事趕赴另一個搶修現場。
7月28日,趙慶祥在國網邢臺供電公司援豫隊伍返邢時,又向組織請戰,奔赴搶修任務較重的新鄉繼續作戰。在豫12天,他帶領黨員突擊隊轉戰鄭州、焦作、新鄉等地,助力2.8萬戶居民恢復供電。
這樣沖鋒在前搶險救災已不是第一次。
“我是隊長,更是一名共產黨員,有這樣重要的搶險任務,我怎么能在家踏實待著?!?016年7月19日,邢臺市遭遇了特大暴雨,發著高燒本該在家休息的趙慶祥突然出現,帶病跟隊員們連續奮戰四天三夜,共處理高壓故障124起、低壓故障696起,挽救客戶資產上千萬元。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他連續兩次請戰,帶領隊員逆行而上,嚴格落實上級疫情防控、電力保障要求,統籌安排搶修力量,頂著零下15攝氏度嚴寒,每半小時巡視一次供電線路,及時消除樹障、異物等隱患251項。同時,在保電巡視之余,遇到用電故障,不論分內分外,他總是第一時間處理。
“沒電找慶祥”,只要一個電話,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冰雪嚴寒,趙慶祥和他所帶領的共產黨員服務隊就會出現在第一現場,被譽為“電力110”、企業的“救命神”。為做到及時搶修,趙慶祥的手機從來都不關機,他經常對隊友們說:“電力搶修工作不分晝夜,我們要隨時待命,搶修快了,恢復供電就快了,看到燈亮起來了,咱們的心才能跟著安穩了?!?/p>
為人民服務,做雷鋒精神傳人
1983年趙慶祥入伍后,就一直堅持傳承雷鋒精神,他是學雷鋒小組骨干,常年為家屬區打掃衛生、修理電器,為福利院老人們理發、洗腳等,像雷鋒同志一樣,哪里有困難就出現在哪里。轉業后,他依然堅持常年做好事、學習傳承雷鋒精神,以實際行動架起群眾“連心橋”。
“小趙啊,天然氣人員說俺家電線離天然氣管太近了,你過來給看看唄!”11月4日中午,正吃飯的趙慶祥接到鐵路林場家屬院孤寡老人姚秀英求助電話,怕老人擔心,放下碗立即趕往老人家。經檢查發現,是老人親戚為方便使用電飯煲臨時拉了電源線,趙慶祥重新布線,檢查其他用電設施無隱患后才離開。
類似這樣服務老人的“分外之事”,趙慶祥做過上千次。轄區老舊小區多,孤寡老人很多?!坝脩粽以劬褪菍υ鄣男湃?,只要能幫的忙就一定要幫!”趙慶祥說。
2011年,趙慶祥結合在部隊學雷鋒經驗,在搶修班成立了學雷鋒小組,建立孤寡老人、殘疾人等檔案,制作《愛心服務卡》,每月定期走訪,并義務為100余戶老人檢修線路、更換導線、充繳電費,還多次拉著發電機為使用呼吸機老人提供“特殊電”。
有些老人用不慣供電熱線,2018年開始,他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幫老人設置成熱鍵,通過這個一鍵通,先后7次救了6位老人的命,被老人們譽為“活雷鋒”。
趙慶祥說:“我就是一個兵,在部隊要聽黨話,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名電力員工,干好本職工作,少停電、不停電,也是為人民服務,這都是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具體表現?!倍嗄甑墓ぷ骱蜕罱洑v,讓趙慶祥深深領悟到:當好雷鋒傳人,不僅要有愛心,更要有能力。
于是在搶修之余,他就鉆進辦公室鉆研業務、苦練本領,一門心思想著如何提高搶修速度,熟練掌握服務技能。
針對城市配網客戶多、居住集中等特點,他創新應用了網格化管理、電動車到場、三班融合等搶修模式,使搶修平均時長從40分鐘縮短到15分鐘。
在邢臺市首條純電纜入地項目實施過程中,為了解決項目中“環網柜相序區分”難題,趙慶祥泡在工地20多天,研制出無線核相儀采集器,使搶修時間縮短一半以上,成為城市網格化供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趙班長不僅是大家眼中的‘搶修活地圖’,更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發明家’?!惫╇姄屝抟话嗤聜冇芍苑Q贊,22年來,他主導研發QC成果12項,10項成果獲國家專利。不僅自己探索創新,還組織單位19名退役軍人成立“學習合作社”,一起學業務、提素質,其中14人先后獲評技師、高級工、工程師。
目前,趙慶祥正和同事們研究如何遙控操作10千伏開閉所高壓斷路器,以消除人工操作時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極大提升搶修效率。 (河北日報記者 董琳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