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定年度學習計劃、打造“紅色黨建圈”、開展“書記講黨課”、走訪慰問老黨員和困難群眾……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邢臺市積極引導推動“兩新組織”(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黨員群眾在“學”上走在前,“悟”上作表率,立足自身特點和社會實際,努力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工作成效。
突出“深”字作部署,夯實學習教育基礎。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制定年度學習計劃,已舉辦專題培訓116期,培訓3394人次。同時,筑牢紅色陣地,積極打造全市非公黨建主題公園,將黨建工作從室內“搬”到室外,實現形式、內容和服務對象的三創新,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非公黨建主題公園12個。
突出“新”字抓學習,豐富學習教育形式。堅持因勢利導、運用數字信息技術,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書記講黨課”,由黨支部書記帶領黨員學習黨史著作,用個性化授課“尋初心”、體驗式教育“亮紅心”、情景式宣講“筑同心”,擴大黨史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覆蓋面。截至目前,全市“兩新組織”已講專題黨課1688次。同時,用好豐富的黨史資源、紅色資源,通過組織黨員群眾在現場學習,在感動感悟中傳承紅色基因。開展“重走紅色路線,重溫入黨誓詞”系列活動241次,涉及“兩新組織”973個。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組織開展“黨史微學習”“紅色自習課”等活動,開發品質精良的網課,打造“短精活”“快新準”的“指尖課堂”,開展黨史知識競賽、黨史故事會、觀看紅色電影等,增強黨史學習效果。
突出“實”字強引領,助推“兩新組織”發展。堅持學以致用,以“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為抓手,把煥發出的政治熱情,轉化為推動“兩新組織”發展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的實際行動。組織走訪慰問1886次,為“兩新組織”困難黨員群眾送去慰問金和慰問品,把黨的關懷送到他們的心坎里。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企業生產一線,通過開展專業技術培訓、技能提升、生產大比武等活動,激發干勁,增產增效。(河北日報 記者邢云 通訊員王夢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