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精神生活不可或缺
物質生活只能成為人所追求的一部分,對于一個人而言,精神生活不可或缺。對于喜歡沉浸于物質享受的現代年輕人而言,軍旅之中的歷練,不光會磨練自身的意志,也會培養你的昂揚向上的精神。嚴守紀律,團結協作,勇于挑戰自我,這些都是當代青年人所需要的,而這些也是不會被物質生活取代的精神價值。
——來丹娜,23歲,南海艦隊退役女特種兵,首都經貿大學學生
支撐一個人活下去,不僅需要物質,更需要精神力量。每一位志愿者在志愿活動中都會給自己留下彌足珍貴的記憶,而收獲的前提卻必須是無怨無悔的付出、不求回報的心態、應對挫折的堅忍不拔、執著不懈的精神。
志愿精神不能只是片刻激情,它需要人們更加理性地看待。
——宋衛國,40歲,全國優秀志愿者,山西潞安礦業集團職工
“精神時尚”讓我不由得想起“物質基礎”,雖然后者并不一定是前者產生的前提條件,但是人們在“物質基礎”上得到最基本的保障,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精神時尚”的實現起到某些積極效應。
人們應客觀、全面地認識“精神時尚”并延展其內涵,并將其付諸實踐,進而讓它成為社會生活中的一個最為平常卻必不可少的有益元素。
——馬犇,23歲,吉林省某雜志編輯
追求當前的“精神時尚”
培養專注力——理應成為我們當前人的“精神時尚”。我以為這一點很重要,是我們“精神”中所稀缺的。有些年輕人之所以不成功,和專注力不夠有關系。
我們需要培養一種與歲月對抗的力量,堅持下去。持之以恒做好事情,摸索到屬于自己的路,最終開辟出一片天地。
——趙恒章,48歲,中交三航局政工員
我認為,責任意識也是當前我們該追求的精神時尚。責任從客觀上來講是與生俱來的,責任意識是能夠認識到責任的能力。我們只有意識到責任的存在,并且承擔起自己的那份責任,才不失為一個有擔當的人。
——張進,33歲,沈陽鐵路局職工
我認為,我們需要的精神時尚包括這么兩點:一是自制力,現在大家基本上都缺乏自制力,一點點影響就會改變自己作出的決定,面對誘惑更是經不住考驗,不懂得說“不”;二是好心態,現在有的人喜歡悲觀看世界,總是在埋怨現實中的點點滴滴,給自己找到一萬個理由去逃避。
——劉振茂,23歲,北京精業勝龍信息系統有限公司,證券理財顧問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精神時尚
我認為,我們的“精神時尚”就蘊含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之中:在生活中,關愛家人,自強自立;在工作中,愛崗敬業,與人為善;在社會中,關心社區,支持低碳環保,遵紀守法。做到這些平凡小事,都是我們應該有的精神追求。
——李中華:41歲,鄭州鐵路局職工
很多人都討論追求“精神時尚”應該做什么,我覺得,討論只求精神時尚“不應該做什么”也很必要。
比如“不做假賬”應成為財務工作者追求的精神時尚,“不做假”也應成為普通人的時尚,因為它是人格底線。
——張輝,38歲,江蘇淮陰發電公司職工
我覺得精神時尚的一個評判標準,就是不要為自己的言行找借口。明擺著好好排隊效率更高,而且肯定輪得到自己,非要在窗口擠,還找借口說剛才別人也插隊了;明擺著自己也討厭坐車時旁邊有人大聲喧嘩,而自己大聲接電話時卻又一副得意的表情。
——童喆,25歲,武漢瑞得公司,程序員
?。ㄎ淖终恚罕緢笥浾呲w昂 本報實習生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