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9000多萬黨員中的普通一員,但他的形象在我心中卻是無比高大,這個人便是我81歲高齡的岳父,一位有著62年黨齡的老黨員。
80多年來,岳父一直生活在農村,在故鄉這片黑土地上,默默無聞地耕耘著土地、養育著子女。無論多苦多累,他始終對黨充滿摯愛。
我和妻子都在農村長大,因為上學來到石家莊,在這里成家立業。妻子常和我講起岳父。岳父十分瘦小,身高不足1.6米、體重不足50公斤。他質樸而親切的笑容,以及勤懇無怨的勞作身影,時常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最深刻的莫過于他讀書看報時的神態,一副老花鏡、一本書,伏在炕邊的柜子上,專注而安靜,任他人來來往往,不會被干擾。
岳父的童年是不幸的。在上個世紀40年代那個艱難歲月,他生下來不到一歲,父母就相繼離世,靠輾轉討飯艱難度日。直至新中國成立,岳父被送進孤兒院,算是有了臨時的家,之后被人領養。自此,他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我想,這對于岳父是刻骨銘心的,他熱愛中國共產黨,即是根源于此。
岳父是幸運的,在新的家庭里開始讀書識字,后來做了大隊會計、村黨支部書記,一干就是24年。他的正直在十里八鄉是出了名的,那個年代,老鄉們有什么難事都找他解決,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是:魏書記辦事最公正。
從小學到中學,妻子最深的記憶是,只要聽說她是魏書記的女兒,都對她特別友好。她知道,那不是因為權力,而是因為人品。
多年來,岳父的正直、善良、對黨的感恩之情,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和鼓舞著妻子。每年春節,我都要陪她回老家探望岳父母。兄弟姐妹陪著母親打打牌、聊聊天,而岳父總是安靜地坐在角落里,戴上老花鏡,專心看書,一坐就是半天。
一次,我很好奇是什么書讓他這么著迷,走過去一看,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略顯破舊的筆記本上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岳父笑著說:“我就是喜歡這些,看著農村的面貌一天天在變好,心里別提多高興了,現在的好日子要真心感謝中國共產黨!”
春節,我們和岳父聊起新年愿望。他說,希望身體健健康康的,因為還有夢想沒有實現。我好奇81歲老爺子的夢想,迫不及待地問個究竟,他說:“想看到鄉村振興,想知道村里的垃圾怎樣實現集約化處置……”他的心里裝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小家,更有祖國這個大家,這是他對祖國、對黨最質樸的愛。這是我們的驕傲,是這個家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作者工作單位:河北政法職業學院生態工程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