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宣化區把村莊整治提升作為展示全面小康面貌、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通過分類施策,一體推進,全面實現整治提升;立足鄉村振興培強產業支撐,融合發展;放大“四個不摘”政策紅利,健全完善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等集中打響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村莊整治提升集中攻堅硬仗。截至目前,該區245個農宅空置率30%以下村莊和31個農宅空置率50%以上整治提升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分類施策,彰顯古城特色提升“顏值”。該區根據村莊的地域特征、歷史傳承和文化底蘊等因素,將整治提升工作分為城中村、精品村、示范村、達標村、搬遷村五個不同類型,分類施策,一體推進,展開一場清、拆、改、建“大會戰”,全面實現整治提升。截至目前,累計清理垃圾38.34萬方、亂堆亂放1.1萬處,拆除殘垣斷壁1.64萬延米、破舊院落974處3245間,新建“小三園”325處,完工戶廁6177座、公廁82座,粉刷繪制墻體4.32萬平方米,完成村內巷道硬化9.78萬平方米。
融合發展,立足鄉村振興培強產業支撐。去年,全國首個以張雜谷為特色的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落戶宣化,經過有序籌建,截至目前,涵蓋50多家新型經營主體和9個省級以上科研單位研發平臺的農業園區拔地而起,引進100余名專業技術人才,帶動2500多人就業,一躍成為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產業化“旗艦”。精科農業公司、蘭海牧業等龍頭企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培強扶壯蔬菜、牛奶葡萄種植,生豬、奶牛、肉羊、蛋雞養殖等特色種植養殖產業,擦亮“京西宣府”網絡直播營銷、消費扶貧區域公共品牌,帶動全區2800余建檔立卡脫貧戶持續穩定增收,完善了防止返貧機制。該區還積極融入京張體育文化旅游休閑帶建設,實施“景區帶村”工程,輻射帶動周邊農村發展,形成了桑干河流域文化旅游資源集群、李家堡鄉“秀水山莊”魚家樂、左家營村民宿、觀后村蓮花葡萄小鎮、塔兒村鄉假日綠島農場等眾多鄉村旅游產業板塊,解除了群眾的后顧之憂。
盤活資金,統籌項目破解“瓶頸”。為了解決村莊整治提升的資金難題,該區放大“四個不摘”政策紅利,健全完善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整合涉農資金5300萬元、募集專項債券5000萬元,用于村莊整治提升,實施村莊基礎設施和小微人居環境提升項目130項;積極爭取上級支持,組織人力包裝項目、爭跑資金,申請政府一般債券900萬元用于農村改廁;有效激發基層干部群眾的內生動力,累計自籌4500萬元,發動群眾投工投勞6.2萬人次,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干群攜手”的良好局面。(長城網 記者 何丹丹 通訊員 馮圓圓 孫明鵬 王海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