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在雙橋的大街小巷,一步一景,無不讓人感受到文明城市創建的強勁脈動。承德市雙橋區,在許多市民眼中越來越有品質、越來越宜居,創建文明城市,催生出了崢嶸時光里最美的城市畫卷。
雙橋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創建為民、創建利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理念,按照省、市、區“三重四創五優化”活動總體部署,舉全區之力,狠下“繡花功夫”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全面鋪開。瞄準治理頑疾,圍繞群眾關切,推動力量下沉,統籌推進、關注細微、持之以恒,切實改善城鄉容貌環境,精準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群眾生活質量,努力建設成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面發展,居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眾生活質量全面提高,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首善之區、幸福雙橋。
群策群力 同心筑夢 讓文明更有凝聚力
讓城市更美麗,讓市民更幸福,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根本宗旨和目的。
雙橋區強化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堅持為市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站位大局、全區動員、全民共創,集中精力、精心安排、周密部署,以干則必成的決心推動創城工作向縱深開展。組織召開全區創建文明城市動員會議,制發了《承德市雙橋區創建文明城市三年行動計劃》和《承德市雙橋區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創建目標,細化任務分工,對全區創城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由區委書記和區長任雙組長的創城工作領導小組和由分管副處級領導牽頭的8個創城專項工作部,專門負責城市管理、環境整治、素質提升等重點工作。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各部門分工合作、協調聯動,力量全部下沉到點位和群眾中去,形成上下聯動、條塊結合的“網格化”推進機制。整體形成了分工明確、責任清晰、協同推進、合力攻堅的良好局面。
為民惠民 精雕細琢 讓文明更有承載力
雙橋區全力補齊硬件短板,全面做好75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加快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造,開展環境秩序整治,讓居民生活環境更加整潔文明有序。重點治理全區143條次支干道和背街小巷、24所中小學校周邊、372個居民小區、經營門店前車輛亂停放問題,宣傳文明交通“十八條交規”。加大對轄區內市場的基礎設施、環境秩序、經營管理的監管力度,明確各市場監管責任主體,加強經營行為監管。突出整治支干道和背街小巷兩側環境秩序臟亂差問題,提高環境衛生清理標準,加大清理頻次。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深化愛國衛生運動,建立城鄉一體化保潔機制,對全區5個鎮、48個村環境衛生進行綜合整治, 做好全區124條鄉村道路的綠化凈化美化工作。持續深化全區22類重點窗口單位“提質提效、文明服務”活動,實施對標提升,打造文明高效的優質服務環境。加大對校園周邊各種營業場所的監管力度,強化交通安全教育,加強校園治安秩序管理,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志愿引領 立體鋪陳 讓文明更有感染力
只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
聚焦“清明”“五一”“端午”“兩會”等重要時間節點,精心謀劃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拔逡弧逼陂g,圍繞環境衛生整治、道路指引、交通秩序維護、清明祭掃等重點內容共開展志愿服務活動70余場,參與人數3000余人次。區“兩會”期間,區四大領導班子帶隊,全區300余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圍繞文明交通引領、環境衛生清理、不文明行為勸導等帶頭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在全區營造了濃厚的志愿服務氛圍。采取傳統宣傳與新媒體宣傳相結合,正面榜樣典型和負面曝光相結合,在國家、省、市等媒體發布文明創建新聞100余條,利用微信、微博、政府門戶網站等媒體發布文明創建宣傳信息300余條。各基層單位開展樣式繁多的文明創建活動與社會宣傳相結合,不斷濃厚了“文明城市創建人人有責”的氛圍,確保文明創建活動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加強督導 長效推動 讓文明更有競爭力
創建文明城市拼的是落實力度,比的是最終成效。
必須堅持創建工作進行到哪里,督導考核就跟進到哪里。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以問題整改為抓手,舉一反三,全面整改提升。完善問題、責任和整改“三個臺賬”,壓緊壓實責任,嚴格對照創建標準和市創城辦整改督辦要求,推動相關責任單位如期高質量完成全部整改任務。截至目前,雙橋區共下發創城整改通知9期,印發創城督辦專報5期、創城工作專報3期,創城工作提示1期,實地督導43次。同時,加大輿論監督和不文明行為曝光力度,暢通民意渠道,及時解決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大力宣傳先進典型、成功經驗,通過組織集中觀摩活動,在全區上下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保障創城工作熱度不減、力量不散、效果持續攀升。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也是一座城市的內在品質。雙橋區以群眾的幸福為宗旨,不松勁、不歇腳,用“繡花功夫”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內外兼修、久久為功,全力打造讓人一見鐘情的文明城市中心區。(秦晶晶、徐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