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我們的街道整潔了,環境優美了,出行、購物都比以前便利了?!闭f起發生在身邊的變化,邢臺市南和區錦繡社區居民楊進哲連連贊嘆。
今年以來,南和區抓落實、促實效,利用網格化管理、多元化共建、全民參與等多種形式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城市面貌發生顯著變化,處處洋溢著朝氣蓬勃的氣息。
網格化管理——服務不再有“盲區”
“南和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以群眾滿意為目標,將文明城市創建作為中心工作和‘一把手’工程,主要領導掛帥,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實施‘片區長制和路長制’。各級分管干部全心全力,形成協作分工機制?!蹦虾蛥^文明辦主任靳現坤告訴記者。
每天上下學高峰期,在南和區第一小學門口,都能看到民警認真疏導交通,確保學生安全上下學。這是南和區正在推行的網格化警務模式,以街道為界將整個城區劃分為4個一級網格,由區公安、城管、交警部門抽調專門力量,從事城區一級網格巡邏,通過日常巡查防控,提升群眾的安全感。
警務網格化只是該區網格化服務管理的一部分。今年以來,南和區在實施“三級平臺、兩個代辦”服務的基礎上,針對群眾需要和訴求,對原有服務模式進行延伸和拓展,推行“智能網格化”管理模式,按照“街巷定界、規模適度、無縫覆蓋、方便群眾”的原則,將全區劃分為1201個網格,進一步細化治理和服務單元,并按“一格一員”的標準逐格配備網格員,讓網格員每天在格中巡查,群眾所有事情在格中辦理,構建城鄉一體、全域覆蓋的網格化管理模式,讓每位群眾、每個企業身邊都有“服務員”。
下水道堵了、垃圾箱壞了,大小問題,只要是群眾的需求,網格服務員都會主動協調解決;鄰里糾紛、家庭矛盾,只要一個電話,網格服務員就會出面幫忙調解。同時,還開通了群眾服務熱線電話,并依托網絡平臺開通QQ和微信賬號,確保群眾反映渠道暢通。
有了網格,群眾的大事小情,都能在第一時間找到網格負責人幫自己出謀劃策充當“主心骨”,真正享受到黨和政府的貼心服務?!熬W格化管理變‘要我上門’為現在‘我要上門’,做到情況掌握在一線,問題解決在一線,矛盾化解在一線,工作推進在一線,有效避免管理服務的‘盲區’和‘真空’”。靳現坤介紹,通過網格化管理,全區一批文化、教育、休閑等基礎設施項目得到改造提升,城區便道和道路兩旁規劃停車位4000余個,維修鋪設便道1100余平方米,更換井蓋90余套,維修鋪設路邊石150余米,維修更換花池磚400余塊。15個小區雨污分流工程已經全面完工,為群眾生活帶來很大便利。
多元化共建——提升群眾幸福感
在創城工作中,南和區始終堅持全面全域全民創建,在文明村鎮建設中堅持“兩手抓、兩手硬”,推動鄉風文明建設,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
今年以來,全區開展系列主題創建活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社區小區、市容市貌、城鄉環境、農貿市場、交通秩序、門店環境等進行了全面的打造升級,使群眾關心、關注的文明交通、文明窗口服務和小區環境整治等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和改善,創城工作基礎也進一步夯實。
“創城系列活動辦得好,其中有‘中國語文朗讀大會’‘文明養犬’等眾多主題活動,從在校學生到社區居民都積極參與進來,既培養了市民的現代文明意識,也提高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最終達到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目的?!蹦虾蛥^教育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從“中國語文朗讀大會”活動開展以來,學生們都積極參與報名,目前這個活動已經連續開展了3屆,報名學生達到2700人次。
今年以來,政府牽頭,加大投入力度,累計投入1000多萬元,高標準建成農村文化禮堂30個、百姓舞臺35個,帶動群眾組織“餃子宴”、“粽子宴”各類孝老敬親活動,在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該區還發揮社會各界力量,號召鄉賢回報故鄉、“五老”發揮余熱,在全區218個村成立了鄉賢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并首創“道德紅黑榜”模式,倡導移風易俗。通過共同努力,該區和陽鎮、賈宋鎮榮膺全國文明鄉鎮,賈宋鎮北師村、閻里鄉宋臺村獲評全國文明村,全區5個鄉鎮、22個村榮獲市級文明村鎮。8個鄉鎮、148個村獲評區級文明村鎮。
“我們成立了區、鄉鎮、村(社區)三級‘百姓議事廳’微信矩陣群和1個部門集中辦工作群,將群眾反饋問題分派到各職能單位協調處理,目前已經收集解決民生訴求4100余件?!苯F坤說。
強化城區秩序整治,形成城市自主運行機制,也為南和區增添了文明底蘊。大力整治市容市貌,整治亂擺攤點;加強交通秩序管理,整治環境衛生,維護城市干凈整潔;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確保各項市政設施按要求配備,既使城市面貌整潔、有序,又方便了群眾的日常生活,切實增強了居民對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認同感。
共創文明城——人人都是“主力軍”
南和區特別注重文明城市創建宣傳教育的廣泛性和多樣性,針對不同的參與主體實施不同的、有針對性地宣傳教育。針對學生家長群體,聯動開展“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宣傳活動。針對餐飲、交通、旅游等不同行業部署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形成了“人人為創建出力,處處為南和爭光”的良好氛圍。
南和區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8個鄉鎮、25個單位、218個村、8個社區分別成立了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同時招募400余名志愿者,聯合開展文明交通、公益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
為建立文明有序的交通秩序,該區還制定完善交通路口長效管理機制,及時更換更新重點交通路口的文明禮讓提示牌,科學設置車讓行人路口,加大非機動車逆行、行人闖紅燈等違法行為的整治力度。采取疏堵結合的方式,整合現有車位資源,規范提升公共停車場,切實解決好各類車輛亂停亂放問題。創城以來,南和區除對城區內已有的交通基礎設施進行逐一修繕外,今年還新增4個交通崗、26條斑馬線、8900余米道路護欄,進一步完善交通基礎設施。
不僅如此,南和區作為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6個市級試點之一,已經形成了1中心8所226站的三級組織體系,初步建立了100余支志愿服務隊伍和300余人理論宣講員隊伍,為順利開展志愿服務工作提供了組織陣地保障。注冊完成志愿者4.9萬余人,達到南和總人口的15%以上。由文明實踐中心牽頭,常態化開展“文明交通志愿勸導活動”,并常態化、多元化開展“文明交通志愿勸導活動”“訪千樓萬家創文明城市”等志愿服務活動。(記者 張鑫 通訊員 陳樂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