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陽區作為廊坊市主城區,老城特點突出,無物業老舊小區多達343個,面積達278萬平方米,10.6萬市民居住其中。這些數量眾多且分布零散的老舊小區多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基礎設施破舊、環境臟亂差,治理難度大。
2020年以來,廣陽區在踐行為群眾辦實事中發現,群眾對提升治理老舊小區的意愿強烈,是現階段老百姓最關注的民心工程。
老舊小區提升管理工作開展起來困難重重?!耙嵘?,資金從哪來、誰去實施、怎么鞏固保持……”針對這些難題,廣陽區委、區政府組建了專門的團隊,擬定思路,壓實責任,創造性實施了“十百千萬”工作機制,聚集全部社會資源投入設施提升,引入市場化模式,進行常態化物業管理,走出了一條無物業老舊小區提升治理的新路子,全面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以人為本,謀篇布局建機制
廣陽區堅持用全新機制統攬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區委組織召開四套班子聯席會,創造性提出并實施“十百千萬”工作機制,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創建了十大戰區,實行黨建統領,指揮長負責制,密集研究部署,實地觀摩拉練,現場解決難題。區屬近百個單位分包所有社區和老舊小區,把黨員先鋒崗設在工作一線,讓黨旗在老舊小區高高飄揚。千名黨員干部包聯小區片區,入樓棟落實包聯責任,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萬名樓長、黨小組長在老舊小區提升工作中發揮基礎作用,直接參與推動所在樓棟(單元)提升工作。
為全力抓好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四套班子相關負責人分包戰區,親自帶隊深入各社區現場,對改造提升效果進行晨巡檢查。十大“戰區”齊頭并進,百個單位黨旗飄揚,千名黨員率先垂范,萬名樓門長盡職盡責,迅速凝聚起全區各單位和廣大群眾共建美麗家園的強大合力。
多方參與,齊聚力量提設施
實現老舊小區的根本性轉變,首先要解決好基礎設施老舊殘破問題,從整體提升小區面貌,為引入物業公司打好基礎。對此,廣陽區將系統化改造提升老舊小區人居環境作為醫治群眾心病,提升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的基礎工程來抓。運用社會化手段整合各方資源,累計投入改造提升資金1.8億元。動員轄區內有實力、有擔當的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榮盛、華夏、新奧等15家企業分片包聯343個無物業小區,安裝砼墩、監控,刷墻、補頂、通下水、平整地面、拆違建、清垃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舉措實現了小區舊貌換新顏。
建于五十年前的統建樓小區,擁有65棟樓房,聚集人口超過1.2萬人,樓體破舊,污水橫流,小廣告密布,私搭亂建無人管理,嚴重影響著居民生活。對此,愛民東道辦事處聯合各相關執法部門對統建樓市場進行了清理取締,對小區進行了全面整治提升。其中,廣陽區市場監管局動員300多名志愿者僅用一天一夜就將小區內200多個單元小廣告全部清理完畢。累計清除各類小廣告十萬余張,清理煙頭垃圾雜物350車。統建樓恢復了往日的寧靜,老住戶感慨地說:“找回了老廊坊的記憶?!?/font>
愛民東道裕華小區是1989年建成的無物業開放式小區。小區內小廣告鋪天蓋地,垃圾堆滿空地,居民停車不便。廣陽區住建局對裕華小區東區實施了內墻粉刷、路面填補、線路梳理、屋頂置換等提升工作。尤其針對小區居民反映強烈的住宅樓與雜物房之間“蜘蛛網”電線問題,創造性開展了飛線入管的治理措施,美觀與安全雙管齊下。小區居民紛紛點贊,感嘆抬頭見網的日子終于一去不復返了。
曙光道社區不斷實施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程,不僅提升了小區外在“顏值”,更優化了小區的內部設施?!靶掠不男^路面、碧草如茵的公園、整潔的墻面、嶄新的健身器材……現在的小區才像個家!”家住曙光道社區的劉大姐由衷地說。
環境改善了,基礎設施提升了,安防也要跟得上。針對無物業小區人員往來混亂、人流車流密集的情況,廣陽區在老舊無物業小區進出口安裝了人臉識別門禁和車輛識別道閘等設備。據統計,共安裝車輛識別道閘187套、人臉識別門禁244套、智能雙開門22套、鐵門電磁扣84個、鐵門178個,有效改善了老舊小區治安環境。
一個個在時代變遷中漸失光彩的老舊小區,在全區各級各部門、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脫胎換骨,實現了由“臟亂差”到“潔凈美”的“逆生長”,讓廣大群眾收獲了滿滿的歸屬感與幸福感。
引入物業,管理服務規范化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后如果得不到規范管理,又會很快回到臟亂差,先期投入的資金和努力就會付諸東流。為此,在改造提升之初,廣陽區聯合域外物業公司成立了廣美物業有限公司。
去年7月,廣美物業基本完成343個無物業小區入駐管理,360名保安、保潔及社區管理者實行區域化巡邏作業,達到有封閉、有監控、有保安、有保潔、有維修的“五有”物業管理目標,并開展了義務理發、“慶中秋迎國慶”等活動,全面提升了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質量。
同時,建立了智能管理服務平臺,設置視頻監控平臺,將343個小區視頻終端由光纖接入信息化智能管控平臺,實現對無物業小區的全方位集中監控。平臺12幅畫面30秒滾動播放,值班人員對視頻畫面進行全程監控并設立了400熱線電話,24小時接聽,解決群眾需求。
常態長效,不斷探索抓管理
引入物業公司只是暫時解決了環境衛生、設施維護、安全防護等有人管的問題,而如何做到有人長管、有路徑長期運行循環,來確保改得好、改到位、可持續,廣陽區探索出了一套常態化的管理運營模式。
廣陽區在政府進行補貼的基礎上推進物業費收取工作。從6個示范小區到多層住宅小區再到平房小區,收取物業費已逐步得到廣大居民認可。
同時,把“輸血”變為“造血”,積極開發物業增值服務。對內,收取小區車位服務費、公共區域廣告費等。對外,圍繞家政服務、設備維修、房屋租售、生活百事等項目,篩選誠信守法企業入駐物業智能管理服務中心,收取入駐宣傳費。
面對老舊小區物業管理難現狀,廣陽區明確物業企業與街道屬地的職責,將物業企業與街道社區緊密聯合,優勢互補,充分發揮樓門長作用,做深做足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服務。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20年9月,《求是》主管主辦的《小康》雜志社組織了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廣陽區在全國2657個城市中排名第61位,位列全省第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