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形勢下,武安市積極創新宣講形式,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通過“線上云宣講+線下志愿服務”,雙向發力、全面覆蓋,不斷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成果,推動“惠民實踐團”聯動宣講走深走實。
線上宣講,理論學習更便捷
“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在武安市委黨校教育樓三樓,黨校教師劉艷琴正在通過微信群和釘釘會議平臺開展以“學習黨史 堅定信仰”為主題的“云宣講”。她以“學習黨史 堅定信仰”為主題,引用歷史故事,深情講述了百年前的中國面貌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巨大變化,鼓勵在線的廣大黨員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
搭乘“云宣講”的快車,武安市通過黨員干部微信群、釘釘群、網上黨課等形式,圍繞黨性教育、黨史故事等內容,量身定制宣講內容,以“線上學”“屏對屏”代替面對面,確保黨員學習教育不斷檔,充電補鈣不停歇。
線下服務,接地氣聚民心
“保持兩米距離,不要聚集,按隊標排隊,提前準備出健康碼……”疫情防控期間,隨處可以“紅馬甲”的身影,他們成了防控指揮員、信息登記員、防疫宣傳員,積極主動協助社區核酸檢測、統計協調、物資分配、交通協管、組織團購、照顧老弱病殘等各項工作,“紅馬甲”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奔波在基層一線。
“疫情防控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作為志愿者參與其中,也深感光榮。盡管站了一天回家可能會腰酸背痛,同樣的一番話、一個舉動要重復幾百上千遍,但是能夠齊心協力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也就覺得值得了?!秉h員志愿者王彥軍說。
武安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組建各級各類志愿服務隊伍700多支,注冊志愿者人數達到14萬名,建立貼合群眾需求的志愿服務項目600多個,實現了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全覆蓋、無盲區。環衛工人清晨送粥的“愛心粥屋”、為基層群眾提供暖心服務的“微愛圓夢”等志愿服務品牌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認可。
下一步,武安市將繼續推動理論宣講和文明志愿服務活動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強統籌“線上+線下”資源,拓展宣講的形式與內容,打造更多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項目,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機關、進農村、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網絡,使宣講更為鮮活、更接地氣,使志愿服務活動更富內涵、更具實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