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縣曉寧養殖有限公司經理馬金鳳
“和鄉親們共同走上致富路”
馬金鳳查看蛋雞養殖情況。 受訪者供圖
好人名片:馬金鳳,1964年出生,魏縣曉寧養殖有限公司經理,憑借誠實守信,讓一個小小的養殖場不斷發展壯大。從事養殖業30多年來,她先后幫助20多戶村民辦起養殖場,2016年聯合本村和鄰村的養殖戶打造誠信團結的養殖合作社,為緩解社會就業壓力作出貢獻,先后榮獲“全國農村科技致富女能手”“河北好人”“中國好人”等多項榮譽。
養殖“女能手”、養殖“女狀元”、發家致富帶頭人……在魏縣前大磨鄉,馬金鳳有著各種被夸贊的稱號。為了幫養殖戶解決養雞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提高他們的養殖本領,除了在線上微信群指導之外,馬金鳳還會不定期組織培訓交流,講解養雞實用技術。
“不論是配料、防疫,還是蛋雞疾病、消毒注意事項等,每次培訓指導都會學到不一樣的技術,她就是俺致富路上的引路人?!别B殖戶楊志勇說。
記者:創業的過程一定很艱辛吧,您是怎樣走上這條路的?其間又遇到過什么困難呢?
馬金鳳:我出生在前大磨鄉前大磨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家里經濟條件不好,1983年結婚,公婆也都上了年紀,小叔子殘疾,沒有勞動能力,生活比較困難,體弱多病的一家人只能憑借著家里的幾畝地來維持生計。1986年,為了改變家庭生活窘迫的狀況,有了創業的想法,兜光了家底,又四處向親戚好友借錢,最終籌集到1000多元,買了100來只雛雞,在自己家的院里搭建了雞舍,干起了家庭蛋雞養殖。
但是,空有一股沖勁兒是不夠的,由于剛開始創業,缺乏養殖技術,又不懂市場行情,加上銷售渠道少,結果辛辛苦苦經營幾年下來,不僅沒有賺到錢,還把本錢給賠了進去。
就在我一籌莫展的時候,轉機出現了。2009年,我被縣里的幸福工程項目辦公室確定為救助貧困母親對象,不僅提供了4000元的項目啟動資金,還幫忙爭取到了2萬元的小額扶貧貼息貸款,這給了我重操舊業的勇氣和信心,為了提高養殖技術,降低經營風險,我定期參加縣里開展的養殖技術培訓班,并購買蛋雞養殖的相關書籍,學習掌握養殖本領,及時了解市場行情,終于實現了養雞開門紅。
近年來,還購置了食料加工機器和部分專業養殖設備,運用現代科技使養雞場向專業化、規?;l展?,F在,僅自己的曉寧養殖有限公司的蛋雞存欄已達2萬只,年純收入20萬左右。
記者:您認為經營好養殖場最重要的是什么?
馬金鳳:在我看來,生意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講誠信,只有做到了誠信,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回頭客。2013年雞蛋市場行情低迷,價格一路下跌,同行都想方設法在飼料里放添加劑,讓雞蛋黃看起來更鮮艷,以此來提高雞蛋的價格。我拒絕了這個做法,寧可不掙錢,也不能讓有食品安全隱患的產品從我的手中流進市場。
前些年創業的坎坷和艱辛,讓我更珍惜現在的創業成果,我們養殖場現在所有出售的雞蛋都必須同時滿足四個標準,全部采用玉米和豆粕等天然飼料喂養;嚴禁使用激素;嚴格按照國家禽類藥用規定進行投放;見蛋時間達4個月以上。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做生意就是誠信經營,咱絕不賺昧心的錢。
牙里鎮的?,F國是我們的老合作伙伴了,經常給養殖場運送玉米、豆粕等飼料。去年4月的一次送貨,我和愛人正忙活蛋雞防疫的事情沒抽開身,讓他自己做的結算,事后我在對賬過程中才發現他算錯了賬,給我們少算了2000多元,我立馬打過去電話說清了緣由,將剩余的錢給他退了回去。咱都是講誠信的人,不能因為貪圖一點小便宜去欺瞞客戶。
記者:聽說您為了帶動更多的鄉親共同致富,建起了專業的養殖合作社?
馬金鳳: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為了讓更多的鄉親們通過養殖脫貧致富,我在村里不定期地開展小范圍的養殖技術交流活動,向感興趣的鄉親們傳授一些養雞的實用技術,同時向他們優惠提供優良的雞苗,先后幫助帶領大家發展了50多家養雞場。
楊志勇是其中一家,曾是村里的貧困戶。2015年1月,他在外打工回來后,直接來場里找我請教學習養雞的技術,為了能夠讓他真正得到幫助,我從建雞舍、購雛雞、防疫、飼養等各個環節手把手進行技術指導,定期到他的雞舍了解養殖中遇到的問題,并現場解決。經過4個多月的科學喂養,楊志勇購買的5000只蛋雞產蛋了,他喜出望外,能為他家帶來希望,我也打心眼里高興。
2016年8月,為了幫助更多的村民,我們在村南建起了養殖區,聯合本村和鄰村的十幾家養殖戶共同成立起專業的億鳴養殖合作社,實行原料統一供應、雛雞統一訂購、雞病統一防疫,實現規模養殖,和鄉親們共同走上致富路。(河北日報記者董琳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