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5日,勝芳古鎮,一位年輕女士正在挑選小車燈。通訊員邢亞南攝
“來一盞鴨子燈,要寫著‘長命百歲’的那只?!苯裉?,農歷正月十四,霸州市勝芳古鎮的武廟前街上,劉領紅正在買鴨子燈。勝芳人有買燈的習俗,從正月初六至元宵節,各式各樣的傳統花燈走俏街頭,遠遠望去,火紅一片。長輩給小輩買燈,圖個吉利,湊個熱鬧,勝芳將傳統元宵習俗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來。
臨近元宵節,勝芳非遺傳承人李鳳霞教孩子們制作手工布藝-布柿子,期盼新的一年諸事順利。通訊員邢亞南攝
勝芳始建于春秋末期,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曾是北方有名的水旱碼頭。勝芳花燈是在獨特的生產、生活、民俗及地域環境中獨立誕生、發展和傳承下來的,代表作品多是金魚燈、鴨子燈、蝦蟹燈、荷花燈等,其題材、用材、意蘊無不帶有北方水鄉風情。每到元宵節,各家各戶拿著自家的花燈來到街上,俗稱“逛燈”,后來逐漸演變成大型燈會。雖然因為疫情防控需要,今年沒有舉辦燈會,但買燈送燈的習俗卻沒有變。
臨近元宵節,非遺傳承人勝芳薛記糕點的薛亮帶孩子們體驗傳統手工元宵的制作。通訊員邢亞南攝
元宵佳節還有一個主角,那就是元宵。一過農歷初十,古鎮里的各個糕點店的元宵就會開啟“供不應求”模式。勝芳人偏愛手工元宵,精心制作的各種餡料切成小方塊,干凈又新鮮,蘸上水在盛著江米面的笸籮里來回翻滾,每次少說要搖二十幾下,拿笊籬撈出來蘸水再接著搖。五六次搖制之后,圓圓胖胖的元宵就做好了。煮熟的勝芳元宵外皮晶瑩軟糯,餡料香甜,是許多人記憶里的老味道。
正月十四,勝芳有蒸面玩意的習俗。通訊員劉洋攝
在勝芳,還有許多元宵節習俗。放風箏,把一年的霉運都放走,期盼新的一年順順利利;走百病,在正月十六這天走過東西南北四座橋,把身上的病痛都走掉,期盼新的一年健健康康;蒸面玩意兒,把面點蒸成小刺猬、大鯉魚、元寶山等各種吉祥樣式,期盼新的一年財源廣進,諸事順利……每一個習俗,都穿過時光的隧道,從古至今,從未間斷;每一個習俗,都飽含了勝芳人期盼“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美好愿景。
? |
|
|
|